从黑龙江省东宁市驱车一路向北,来到国家级黑木耳标准化培养示范园区,一栋栋温室大棚顺次排开。大棚内,秋季挂袋木耳菌包迎来了收成。
鳞次栉比的菌包之间,东宁市食用菌研制中心主任郭雯时而俯下身,时而抬起头,仔细调查木耳长势。“棚里要保湿、保温、通风,这几天最好把棚头的门都关上。等采摘的时分,再将棚边塑料布举高一些,添加棚底通风。”郭雯叮咛菌农。
郭雯本年36岁,是土生土长的东宁人。10年前,她从东北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专业研讨生毕业时,老家正在引入相关人才,而她正好契合条件。
东宁气候温文湿润、地貌共同,是重要的黑木耳出产基地。凭仗本身的学历和才能,郭雯应聘到东宁市食用菌研制中心。
“东宁很垂青人才教育练习,给予咱们发挥才华的渠道。”郭雯说,东宁市现在有黑木耳研制组织14家、黑木耳工业科技型企业2家,从事科研和技能辅导的人才超越200人。
“为了给菌农供给参阅,咱们做了菌种比照试验研讨,拌料、装袋、灭菌袋都自己做,出耳时整天待在大棚调查长势、记载数据。如此循环往复,咱们把东宁10多种常见菌种探索清楚,清晰了适合的培养形式,筛选了弱势菌种。”郭雯回想。
菌农对培养环节的技能需求较多,郭雯每天专业书籍不离身,在学习文献的一起,还活跃与高校和科研院所沟通。
“这是新引入的黑木耳杂交菌种,立刻就可以推行培养!”试验室里,郭雯身穿白大褂,小心谨慎地用双手捧起试验菌包,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新菌种的优势是菌丝健壮、出耳快、采摘时刻早、产值高。菌种抗逆性强,可以更好的下降菌包染菌率,削减丢失。均匀每袋干木耳产值达60克,较以往菌种产值提高10%至20%。”郭雯介绍。
为丰厚黑木耳菌种品种及拓宽食用菌多元化培养,郭雯团队活跃立异,推进杂交菌种选育试种、富硒木耳培养等课题研讨。
“我在调研时发现,木耳培养过程中,灭菌时长最重要。时刻短了会导致灭菌不完全;时刻长了的话,出产周期也长,影响培养经济效益。”郭雯说。
怎么找到最优的时刻节点?郭雯逐一剖析培养环节,鉴定操作的流程的危险等级,终究找出要害控制点——灭菌条件。
那段时刻,她整天泡在试验室里,总算有了新发现:把传统的常压灭菌8小时延伸至12小时,可下降5%的杂菌率。
杂菌率越低,木耳质量越高,菌农收入也就越高。郭雯将这一技能参数耐心肠向菌农解说和宣扬,经过添加菌包成品率,每年全市累计削减丢失4000万元。
作为科技特派员,郭雯举行食用菌技能培养和练习100多场,练习千余人次。从菌种培养到培养办理,从营养成分到加工办法,练习内容包括黑木耳培养各环节。攀谈中,郭雯的手机响个不断。“咱们给市里6个城镇都建了技能辅导群,共享种养常识和培养技能、回答菌农疑问。这段时刻24小时在线。”郭雯说。
眼下,菌农忙于下一年菌包的制造,这是决议黑木耳收成的要害。郭雯常常下乡探查问题,1对1辅导。“我会坚持做好这份作业。”郭雯说。
【两会议食厅】冷友斌代表:聚集乳业技能立异与黑土地维护 加速高质量开展
【两会议食厅】全国人大代表史玉东:加速培养新质出产力 推进乳业高质量开展
全国人大代表秦凤玉:厚植开展膏壤 滋补民营经济枝繁叶茂
【两会议食厅】全国人大代表蔡金钗:聚集药食同源工业健康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