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蘑菇采用全链条标准化生产和品牌化经营,在模拟自然生态的环境中,喝着纯净水,吸着净化空气长大,形态饱满、光滑、紧密,鲜香滋养,形味俱佳。”在位于山东省济宁市邹城市的一家菌菇生产基地里,营业销售人员正热情地向各地客商推荐着蘑菇产品。
“邹城市食用菌产业历经40多年发展、实现5次蝶变,产业从无到有、品牌从弱到强,成为推动地方经济高水平发展的优质产业。”邹城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局长丁伯平介绍,邹城市于2018年获准注册“邹城蘑菇”地理标志证明商标,近年来,该市在商标品牌领域持续发力,将地理标志商标品牌打造成为邹城市经济蒸蒸日上的亮眼名片。
为推动食用菌产业做大做强,邹城市先后出台了加快食用菌产业高水平发展的意见、食用菌产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方案等政策,建设了30多个创新平台,推进食用菌品种的研发和培育工作。同时,邹城市立足食用菌特色产业优势,着力打造“邹城蘑菇”品牌,全方面推进乡村振兴、产业高质量发展。在市场监督管理等部门的指导下,邹城省级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下称邹城农高区)制定了“邹城蘑菇”品牌整体价值与形象体系策划方案,高标准打造蘑菇展馆,初步形成了以科学技术研发、智慧生产、精深加工、品牌培育、科普教育、农文旅融合为主导的产业集聚区。
近年来,邹城农高区牢固树立“品牌强菌”理念,构建起“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品牌+企业产品品牌”的“1+N”品牌矩阵;制定“邹城蘑菇”品牌发展的策略规划,坚持标识、策划、营销“三统一”,全方位塑造“好品山东·邹城蘑菇”品牌;组织企业参加福州、厦门、广州等地举行的相关展会,推动品牌知名度不断的提高。此外,邹城农高区积极对接辖区内大型商超,设立16个“邹城蘑菇”专柜,畅通本地销售渠道;带领企业瞄准国际市场需求,优化品种结构,全力拓展海外市场,为食用菌产业的跨越式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商标品牌是产业价值的放大器。邹城市历来重视食用菌品牌打造工作,通过统一标准、挖掘文化内涵和宣传推介,让邹城蘑菇从农产品升级为品牌商品,获得国内外众多购买的人高度认可。下一步,我们将持续深化三产融合,不断的提高邹城蘑菇品牌的价值,让我们的菌菇品牌既扎根农田工厂,也闪耀都市餐桌。”邹城市食药用菌产业发展中心副主任李洪忠表示。
山东友和生物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友和生物公司)积极打造食用菌智慧产业园,形成了集珍优品种选育、菌种产业化繁育、工厂智慧化栽培、精深加工、农文旅融合发展于一体的全链条产业集群。“近年来,在政府的全力支持下,我们通过推进工厂化栽培、智能化控制,以及引进机械化、自动化工艺装备,实现现代工业与金针菇种植完美融合。如今,我们日产440吨金针菇,打造的蘑菇超级工厂吸纳安置本地1500多人就业,带动南葛、钓鱼台、孔傅3个村庄党支部领办合作社,培养新型职业农民600余人。”友和生物公司董事长林启相介绍,村民们每个月能领到3000多元的工资,每年年底还有5000多元的分红。同时,该公司顺应市场需求,新增瓶栽杏鲍菇等产品,在大力拓展市场的同时,让更多村民在这里领上了“蘑菇工资”,进一步带动周边村镇农民致富。
为推动相关产业逐步发展,邹城市制定专项支持政策,积极引进高层次人才、培训高水平产业技术工人。山东常生源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常猛介绍,该公司通过培训技术工人,实现智能化控制菇房温度、湿度、光照等,有力提升了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截至目前,该公司已累计带动相关村镇100多人加入菌菇生产技能、管理相关培训中,为农民依靠技术致富创造了条件。
如今,在邹城市,蘑菇产业正依托地理标志商标品牌,全力构筑“种产品”和“树品牌”的框架,擘画高水平质量的发展蓝图。“未来,邹城市将继续坚持食用菌产业重品质和树品牌双轮驱动战略,让鲜香智养的邹城蘑菇品牌成为邹城市发展特色经济、实现乡村振兴的支柱力量。”丁伯平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