榛蘑是一种珍贵的食用真菌,在市场上备受欢迎。其独特的风味和丰富的营养价值使其成为众多消费者喜爱的食材。随着时下人们对榛蘑需求的增加,人工种植榛蘑的技术也日益受到关注。掌握榛蘑的种植技术和优质菌种的相关知识,对于提高榛蘑产量和质量具备极其重大意义。
榛蘑的子实体呈伞形,菌盖多为淡土黄色至浅黄褐色,老后颜色变深,表面有平伏或直立的小鳞片,边缘常具不明显的条纹。菌褶直生至弯生,白色或稍带肉色。菌柄细长,圆柱形,基部稍膨大,有白色或淡黄色的绒毛,内部松软至空心。
榛蘑属于中温型菌类,菌丝体在 6 - 28℃范围内均可生长,适宜温度为 15 - 25℃。子实体形成和发育的温度范围较窄,一般在 12 - 20℃之间,最适温度为 14 - 18℃。温度过高或过低都会影响榛蘑的生长和发育,高温可能会引起菌丝老化,低温则可能抑制子实体的形成。
榛蘑生长需要较高的空气相对湿度和培养料湿度。菌丝体生长阶段,培养料的含水量以 60% - 65%为宜,空气相对湿度保持在 60% - 70%。在子实体形成和发育阶段,空气相对湿度要求在 85% - 95%,此时培养料的含水量可适当提高到 70% - 75%。湿度过低会使子实体干缩,影响产量和品质;湿度过高则容易引发病虫害。
榛蘑菌丝体生长阶段不需要光照,黑暗环境有利于菌丝的生长。但在子实体形成和发育阶段,需要一定的散射光,适宜的光照强度能诱导子实体的形成,促进其正常发育。过强的直射光会抑制子实体生长,甚至导致子实体死亡。
良好的通风条件对于榛蘑生长至关重要。在菌丝体生长和子实体发育过程中,都需要新鲜空气的供应。通风不良会导致二氧化碳浓度过高,影响菌丝体的呼吸作用和子实体的分化,会造成病虫害滋生。
榛蘑多生长在富含腐殖质的森林土壤中,其菌丝体与某些树木的根系形成外生菌根。人工种植时,土壤应疏松、肥沃、透气性好,pH 值在 5.5 - 7.5 之间。
从野生榛蘑子实体或其生长的土壤、菌根等材料中分离菌种是获取榛蘑菌种的一种途径。一般都会采用组织分离法,选取生长健壮、无病虫害的野生榛蘑子实体,在无菌条件下,切取菌盖与菌柄交界处的组织块,接种到适宜的培养基上进行培养。这种方法获得的菌种可能具有野生榛蘑的优良性状,但也可能携带一些未知的病原菌或其他杂质,需要经过严格的筛选和鉴定。
为了保证菌种的质量和纯度,种植者可以从专业的菌种保藏机构或科研单位购买榛蘑菌种。这些机构提供的菌种经过了严格的选育、鉴定和保藏处理,具有较高的稳定性和优良的生产性能。购买菌种时,要留意选择适合当地环境条件和种植模式的品种,并了解菌种的相关特性和培养要求。
榛蘑菌种培养常用的培养基有马铃薯葡萄糖琼脂培养基(PDA)、麦芽汁琼脂培养基等。对于大规模生产菌种,还能够准确的通过当地资源情况,利用一些农副产品如玉米粉、麸皮等配制综合培养基。例如,一种常用的综合培养基配方为:马铃薯 200 克、葡萄糖 20 克、琼脂 20 克、麸皮 50 克、磷酸二氢钾 3 克、硫酸镁 1.5 克、水 1000 毫升。这种培养基营养丰富,能满足榛蘑菌丝体生长的需要。
在菌种培养过程中,温度控制在 20 - 25℃为宜。将接种后的培养皿或试管置于恒温培养箱中培养,保持空气相对湿度在 60% - 70%。在菌丝体生长初期,要避免频繁移动培养物,以免影响菌丝的生长。当菌丝长满培养基表面后,能够直接进行扩繁或用于接种栽培袋。
根据榛蘑的生物学特性和当地的天气特征情况,选择正真适合的栽培季节。一般在春季或秋季进行栽培较为适宜。春季栽培可在气温稳定回升至 10℃以上时开始,秋季栽培则在气温降至 20℃以下时进行。这样做才能够使榛蘑的生长发育阶段处于适宜的温度范围内,提高产量和品质。
榛蘑培养料的配方多种多样,能够准确的通过当地资源做调整。一种常用的配方为:阔叶树木屑 78%、麸皮 20%、石膏粉 1%、蔗糖 1%。另一种配方可以是:玉米芯 50%、阔叶树木屑 30%、麸皮 15%、豆饼粉 2%、石膏粉 1.5%、过磷酸钙 1.5%。这些配方中的原料要保证新鲜、无霉变,并且在配制前要充分干燥。
按照配方比例称取各种原料,先将木屑、玉米芯等主料混合均匀,然后将麸皮、豆饼粉、石膏粉、过磷酸钙等辅料撒在主料上,再加入适量的水搅拌。培养料的含水量要达到 60% - 65%,判断方法是用手紧握培养料,指缝间有水渗出但不滴水为宜。配制好的培养料要进行堆制发酵,以杀死其中的病原菌和害虫,同时使培养料中的营养成分更加有助于菌丝体的吸收。堆制发酵时,将培养料堆成高 1 - 1.5 米、宽 1 - 2 米的梯形堆,每隔 3 - 5 天翻堆一次,共翻堆 2 - 3 次,发酵时间约为 15 - 20 天。
选用合适规格的聚乙烯塑料袋,一般为 17×33 厘米或 20×40 厘米的规格。将发酵好的培养料装入袋中,每袋装料量约为袋容量的 3/4,装料要松紧适度,避免过紧影响菌丝生长,过松则轻易造成培养料与菌丝体接触不良。装袋后,用绳扎紧袋口,在袋上打几个透气孔,孔的直径约为 0.5 - 1 厘米。
接种工作要在无菌条件下进行。可以在接种箱或接种室内,使用酒精灯、紫外线灯等做消毒。接种时,将菌种从培养瓶或培养袋中取出,分成小块,接入栽培袋的培养料中。一般每袋接种量为培养料重量的 10% - 15%。接种后,迅速将袋口扎紧,防止杂菌污染。
接种后的栽培袋要置于适宜的环境中培养菌丝体。培养室温度控制在 20 - 25℃,空气相对湿度保持在 60% - 70%。培养过程中要注意通风换气,每天通风 1 - 2 次,每次通风 30 分钟左右。同时,要按时进行检查菌丝体的生长情况,若发现有杂菌污染的栽培袋,要及时清洗整理,以免影响其他栽培袋。一般经过 30 - 40 天的培养,菌丝体可长满栽培袋。
出菇场地可以再一次进行选择在室内或室外搭建的菇棚内。室内出菇要保持环境清洁、通风良好、有一定的散射光。室外菇棚要选择地势平坦、排水良好、通风向阳的地方搭建,菇棚内要设置床架,床架的高度和层数可根据菇棚的高度和实际要确定。在出菇前,要对场地做消毒处理,可使用石灰水、多菌灵等消毒剂进行喷洒。
当菌丝体长满栽培袋后,将栽培袋移至出菇场地,解开袋口,将菌棒排场在床架上或地面上。排场后,要通过调整环境条件来催菇。此时,要增加空气相对湿度至 85% - 95%,适当降低温度至 12 - 18℃,并给予一定的散射光刺激。同时,加强通风,保持空气新鲜。经过 5 - 7 天的催菇处理,子实体开始形成。
在子实体生长阶段,要继续保持适宜的温度、湿度、光照和通风条件。每天要向菇棚内喷水 2 - 3 次,以维持空气相对湿度。注意喷水时不要直接喷到子实体上,以免引起子实体腐烂。同时,要根据子实体的生长情况,适当调整通风量,避免二氧化碳浓度过高。当子实体菌盖展开,尚未弹射孢子时,是最佳的采收时期。
榛蘑常见的病害有绿霉病、根霉病等。绿霉病主要体现为在培养料或子实体上出现绿色的霉斑,随着病情发展,霉斑逐渐扩大,抑制菌丝体生长和子实体发育。根霉病在培养料表明产生黑色的霉层,初期为白色棉絮状菌丝,后期产生黑色的孢子囊,使培养料发酸、发臭,影响榛蘑生长。
- 预防为主:严格遵守无菌操作规程,保证菌种质量和培养料的清洁卫生。在栽培场地和培养料配制过程中,要进行彻底的消毒处理。控制好环境条件,避免高温高湿等有利于病原菌滋生的环境出现。
- 药剂防治:一经发现病害,要及时采取一定的措施。对于局部感染的栽培袋,可以用 75%酒精或 40%甲醛溶液进行涂抹消毒,严重感染的要及时清除并烧毁。在菇棚内,能定期喷洒多菌灵、百菌清等杀菌剂进行预防,但要注意在子实体形成后,使用药剂要谨慎,避免对子实体造成药害。
榛蘑的虫害主要有菇蚊、菇蝇、螨虫等。菇蚊的幼虫会蛀食菌丝体和子实体,造成菌丝体萎缩、子实体腐烂。菇蝇的成虫在菇棚内活动,传播病原菌,其幼虫也会危害菌丝体和子实体。螨虫则以菌丝体为食,大量繁殖时会导致菌丝体死亡,影响榛蘑的产量。
- 物理防治:在菇棚的通风口设置防虫网,防止成虫飞入。在菇棚内悬挂诱虫灯,诱捕菇蚊、菇蝇等成虫。保持菇棚周围环境清洁,清除杂草和垃圾,减少虫害的滋生地。
- 化学防治:在虫害发生初期,能够正常的使用敌百虫、溴氰菊酯等低毒杀虫剂进行喷雾防治,但要注意使用浓度和安全间隔期,避免农药残留对榛蘑品质的影响。也能够正常的使用一些生物杀虫剂,如苏云金芽孢杆菌等,对害虫进行防治,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榛蘑的采收要适时,当子实体菌盖尚未完全展开,菌褶颜色为白色或稍带肉色,孢子尚未大量弹射时进行采收。采收时,用手轻轻握住菌柄基部,将子实体整丛摘下,避免损伤周围的菌丝体和幼菇。采收后的榛蘑要及时做处理,以免影响品质。
采收后的榛蘑如果作为鲜品销售,要及时进行整理,去除杂质和残留的培养料,将榛蘑装入保鲜袋或保鲜盒中,在低温、高湿的环境下保存和运输,以保持其新鲜度和品质。
干制是榛蘑常见的加工方式。将采收后的榛蘑洗净,沥干水分,然后在通风良好、阳光充足的地方晾晒,或者使用烘干设备做烘干。烘干温度控制在 40 - 60℃,逐渐升温,直至榛蘑完全干燥。干燥后的榛蘑要妥善保存,放在干燥、通风、阴凉的地方,防止受潮和霉变。
榛蘑的种植是一项具有一定技术上的含金量的农业生产活动。通过掌握榛蘑的生物学特性、优质菌种的获取和培养、科学的种植技术和有效的病虫害防治和采收加工方法,能轻松实现榛蘑的优质高产。随着科学技术的持续不断的发展和种植经验的积累,榛蘑种植技术有望加强完善,为榛蘑产业的发展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满足市场对榛蘑日渐增长的需求,同时也为种植者带来良好的经济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