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李最近总感觉耳朵瘙痒,还时不时有水流出来,听力似乎也受到了影响。于是,他前往四川大学华西厦门医院的耳鼻喉科检查。医生检查发现,小李的耳道充血,耳道深处有白色丝状霉菌,结合症状,确诊为外耳道炎合并霉菌感染。
这种情况是怎么发生的呢?医生介绍,小李平时就爱用棉签频繁掏耳朵,特别是洗澡之后,破坏了耳道的天然屏障,致使病菌侵入。
四川大学华西厦门医院耳鼻喉科主任医生蒋刈介绍,外耳道炎是由耳道的物理损伤、病菌或霉菌感染从而引起的炎症。其主要症状为耳朵痛、痒、流水,若耳道内分泌物过多,还会引起耳鸣和听力下降。
正常情况下,耳道外1/3处的耵聍腺分泌产生耵聍(就是人们常说的耳屎)。耵聍有一定的油脂和水分,可以润滑保湿,防止外耳道上皮干裂,能维持耳道弱酸环境,抑制细菌和真菌生长,因含有溶菌酶,还具有杀菌作用。耵聍还可以粘住环境中的细小碎屑,阻挡小飞行物,这些功能共同构成了耳朵的“皮肤-耵聍屏障”,避免外来物直接刺激或破坏耳膜。“频繁掏耳会打破这种平衡,影响自洁功能。掏耳时不慎损伤耳道皮肤,使细菌入侵,表现为耳道疼痛、皮肤充血。在南方潮湿气候等因素作用下,易并发霉菌感染。”蒋刈说。
蒋刈提醒,掏耳不仅易引起霉菌、细菌感染,更为严重的是,掏耳过程中,稍有不慎就可能捅破鼓膜,造成鼓膜穿孔,引发耳鸣、听力下降甚至头晕等问题。若仅是鼓膜外伤且无听力严重受损,保持耳道干燥并适当补充维生素,一般一个月内可自愈,但假如慢慢的出现感染或愈合不佳,则在大多数情况下要手术干预。
掏耳有风险,但为什么有人热衷于采耳呢?采耳的“爽”感究竟从何而来?蒋刈说,这背后既有生理因素也有心理因素。从生理角度看,耳道神经末梢受采耳刺激后,会促使大脑产生多巴胺,产生“快感”。心理上,就像“痘痘”被挤出时一样,人们在清理耳道“脏东西”时会有成就感。
然而,采耳是有风险的。蒋刈说,目前市面上很多采耳店工具消毒不规范,即便使用一次性工具,若整体环境和相关物品清洁不到位,仍可能会引起耳道炎症。还有,采耳时若操作不当,如过度深入或用力过猛,会损伤耳道皮肤与鼓膜,破坏耳道正常结构与功能,引发感染、疼痛等一系列健康问题。
52岁的张女士因耳道痒难以忍受而频繁挖耳,导致外耳道炎反复不愈。连续两个月,每周都找医生治疗。尽管医生反复叮嘱,但她始终改不了反复挖耳的坏习惯,从而也让耳道炎迟迟好不了。
厦门市第五医院耳鼻喉科主任医师刘海楼说,耵聍正常的情况下无需频繁清洁,多数人的耵聍可通过咀嚼、吞咽或翻身等自然排出,油性耵聍若出现堵塞或其他症状,可定期到正规医院处理。
刘海楼提醒,在日常生活中,要避免这一些不良习惯:如洗完澡后随意掏耳,应尽量让耳朵自然干燥或用吹风机轻柔吹干;非必要不佩戴耳机,如需佩戴,应定期用酒精消毒并适时更换;对于采耳,建议谨慎选择,避免因一时的舒适而损害耳部健康;若出现持续耳部瘙痒、疼痛或听力改变等症状,应及时就医。
如果看到耳道口有明显的耵聍堆积,可将铁质耳勺喷上酒精后,轻轻地清理耳道口,切勿深入耳道内部。“棉签挖耳存在诸多风险,不仅可能将耵聍推至耳道深处,还可能会引起霉菌感染,严重的还有可能将棉球留在耳道内。我接诊过一位病人,因棉签头堵塞耳道数月而导致听力受损,自己却浑然不知。”刘海楼说。
刘海楼说,正常的耵聍呈褐色块状,当排出像一样的干酪状物质时,则要引起重视。“如果症状较轻,可自行用药缓解。例如,使用抗生素滴耳液,每次滴五六滴,每天三四次。但如果用药三天后仍无显著效果,应及时就医。民间常用的药膏消炎,不建议使用,因为药膏容易堵塞耳道,影响听力。”
刘海楼介绍,耳朵分油耳和干耳。干耳的耵聍通常呈片状、碎屑状,颜色多为浅褐色或淡黄色,这类耵聍通常在日常咀嚼、吞咽等动作的带动下,能顺利地从耳道内自行排出。而油耳的分泌物看起来像“油状”物质,常呈清油一般的淡黄色。油耳在中国人当中较为少见,如果耳朵出现液体,必须要格外注意是否为外耳道炎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