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商网记者 袁毛毛) 在生物医药领域,活性蛋白与多肽技术正成为全世界科研竞逐的“黄金赛道”。作为国内这一领域的先行者,陕西慧康生物科技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慧康生物”)深耕24年,凭借自主开发的“中国肽库(慧康国际肽库)”和基因工程技术平台研发出重组人源胶原蛋白、人溶菌酶滴眼液等创新成果,填补了多项市场空白。近日,记者专访了慧康生物首席科学家李元博士,探寻其投身科研的初心、突破技术瓶颈的历程,以及如何通过产学研协同创新,推动中国蛋白多肽医药技术走向世界前沿。
上世纪90年代,蛋白质和多肽研究在中国正蓬勃兴起。彼时正在攻读博士学位的李元,被这一领域的潜力深深吸引。“读博期间,我是主攻结核杆菌研究,当时结核杆菌研究仅培养周期就需长达6-8周,而多肽从设计到合成仅需一个月,效率优势显著。”他回忆道。
“科研的本质是创新,而创新往往需要跳出传统框架。”谈及20多年前投身活性蛋白与多肽研究的初衷,李元坦言,最初是出于对新兴领域的“追新”心态。正是这种对“快速创新”的追求,促使他转向多肽与蛋白研究。
然而,真正的转折点来自一次逆向思维的挑战。当时,针对GLP-1类似物的探索,国际上推出首款GLP-1药物“艾塞那肽”,重点是解决天然GLP-1半衰期仅2分钟,难以满足临床需求。“主流观点认为半衰期短是因肾脏代谢过快,但我们得知这与分子结构紧密关联。”李元团队通过逆向思维,提出“受体清除”假说,并大胆改造多肽序列,最终成功延长药物作用时间。这一突破不仅在国际期刊发表,更奠定了他在多肽药物研发中的创新基因。“科研需要突破框架,敢于质疑‘常识’。”他总结道。
在多肽研究领域,慧康生物已实现从实验室到产业化的跨越。公司建成的“中国肽库(慧康国际肽库)”存储了17.5万条多肽序列,并计划通过与华为、复旦大学合作搭建“虚拟肽库”,利用AI技术将虚拟肽库库容量和筛选效率提升至“亿级规模”。李元表示:“过去耗时数年的工作,未来或只需几天。”此外,公司以公斤级量产能力为国内多肽研究机构和公司可以提供服务,并参与制定了胶原蛋白国际标准,成为行业“规则制定者”。
在重组蛋白领域,慧康生物通过基因工程合成的重组胶原蛋白,兼具高生物相容性和稳定能力。目前,该技术已应用于创伤修复、医美等领域,相关成果发表于《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Biological Macromolecules》,并获多项国家发明专利。
此外,慧康生物针对干眼症自主研发的“重组人溶菌酶滴眼液”已获国内外授权发明专利16项。该产品创新性地将人溶菌酶与透明质酸复合,兼具抗菌、抗炎和保湿功能。动物实验显示,其疗效远超传统人工泪液。“它不仅是替代,更是治疗理念的升级。”李元介绍,该项目已被列为陕西省科技厅重点研发项目。
高校是前沿技术的策源地,而企业是产业化的关键推动者。“高校擅长创新,企业擅长落地,而慧康是中间的‘连接器’。”李元分享了多个校企合作案例:与西北大学共建联合实验室,推进胶原蛋白产品转化,研究生课题可直接转化为产品原型;与香港理工大学合作开发多肽筛选技术平台,聚焦多肽药物筛选,共享设备与人才资源;与陕西理工大学合作凝胶项目,攻克药物缓释技术难题;与澳大利亚莫纳什大学开展国际课题合作,引入全球尖端技术。
“我们为高校提供中试基地和经费支持,高校则为我们输送最新科研成果。”李元认为,这种“双向奔赴”模式加速了技术迭代。如公司“六胜肽”产业化项目获西安市科技进步奖,同时还推动了“重组人溶菌酶”等国家重点研发项目的落地。
截至目前,慧康生物已获得172项发明专利,其中国际专利19项,并拥有国家I类新药1项、医疗器械2项。其中国家I类新药、重组人源胶原蛋白等成果填补了市场空白。李元特别提到,企业主导的“中国肽库(慧康国际肽库)”项目存储17.5万条多肽序列,规模居全球前列;“六胜肽”研究登上美国《I&EC Research》封面;人溶菌酶滴眼液项目入选陕西省重点研发计划。“在胶原蛋白和部分多肽领域,我们已实现从‘跟跑’到‘并跑’,甚至局部‘领跑’。”
“我们正探索AI在多肽设计、疾病预测等领域的应用。”李元介绍,虚拟肽库通过AI模拟筛选,可快速锁定潜在药物分子,效率提升千倍以上。“未来,精准医疗将不再依赖‘试错’,而是基于数据与算法的精准打击。”
目前,慧康生物计划与华为公司、复旦大学和香港理工大学联合打造的“虚拟肽库”项目,利用AI模拟筛选数十亿条多肽序列,将研发周期从数年缩短至数天。未来,这一平台还将向全球开放,推动多肽药物进入‘智能时代’。
李元透露,虚拟肽库的AI筛选技术将大幅度缩短药物研发周期,并为精准医疗提供海量数据支持。“未来,个性化多肽药物或能针对不一样患者‘量身定做’。”此外,公司正探索AI在胶原蛋白结构预测、溶菌酶功能优化等领域的应用,以攻克更多临床难题。
对于行业前景,李元信心十足:“中国在胶原蛋白、多肽药物等细致划分领域已实现局部领先。随着政策支持与技术突破,我们将见证更多‘蓝海’被开拓。”
从逆向思维破局,到AI驱动革新,慧康生物24年的发展印证了中国生物医药产业的蜕变。正如李元所言:“科研没有捷径,但敢于突破框架、拥抱合作,就能在‘无人区’开辟新路。”随着“健康中国”战略的推进,AI与生物技术的深层次地融合,这家扎根西安的企业,正以活性蛋白与多肽为笔,绘制全球生物医药的创新图景。
伊朗向美军基地发射“毁灭性”导弹!特朗普:伊朗对美国摧毁其的回应“非常软弱”
当地时间6月23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在社会化媒体上发文表示,伊朗对美国摧毁其的正式回应“非常软弱”,这在美国的意料之中,并且也进行了很有效的反击。
伊朗最高领袖哈梅内伊23日晚表示,伊朗不曾侵犯他人,也绝不接受任何侵犯,更不会屈服于任何侵犯,这是伊朗民族的逻辑。
德黑兰多地再传爆炸声!特朗普称以伊即将停火,以伊对停火反应不一!原油大跌,黄金跳水
据央视新闻24日消息,记者当地时间6月23日获悉,伊朗已接受美国提出的与以色列停火方案。据记者获悉,当地时间24日,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在内阁会议结束时,要求内阁成员暂不对最近进展,即“特朗普宣布以伊同意全面停火”发表评论,直至另行通知。
9月3日,北京广场将举行盛大阅兵。(编辑:辛乐)#中国9月3日将举行阅兵
特朗普披露“全面彻底停火”细节,以伊停火最新进展:伊朗已认可方案,以色列先同意停火
新华社6月24日消息,据外国媒体报道,一名伊朗高级官员证实,在同卡塔尔首相通话后,伊朗已同意美国提出的、与以色列冲突停火方案。
在6月23日广东清远清城区发生4.3级地震前10秒钟,共有50.2万微信用户收到来自“中国地震预警”微信小程序推送预警信息。记者获悉,这和国家地震烈度速报与预警工程及国家地震烈度速报与预警工程广东子项目投入到正常的使用中有关。
据央视新闻消息,6月23日,福建省福州市中级人民法院一审公开宣判十三届全国政协委员刘跃进受贿案,对被告人刘跃进以受贿罪判处死刑,缓期二年执行,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处没收个人全部财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