栽培基地里,农机手正驾驭旋耕机赶紧翻耕起垄,为栽培羊肚菌作预备。农人们络绎在田间的大棚里,熟练地搭棚、撒苗、覆土,脸上洋溢着对丰盈的等待。
欧竹丽本年62岁,是基地邻近的居民,这几天她都会和姐妹们一同相约来基地务工,提起这份活计,欧竹丽很满意。
“年岁大了也出不去,咱们依照一亩600元的价格把地流通出去,现在又可以来这儿干活,一天有90元,我都有两份收入了。”欧竹丽快乐地说。
据悉,南明大坝羊肚菌栽培基地现在有200余亩,共有1000多个大棚,采纳的是公司+农户+基地的运营形式,公司担任供给种苗、技能、出售途径,农户通过土地流通、务工赚取收入,完成了企业与农户的双赢。
“咱们栽培的是公司自己培养的七妹菌种,这种菌种耐高温高产,比较契合这儿的气候,撒苗往后,通过七十多天的培养,就可以采菇了,想趁着新年前后销出去,卖个好价钱。”贵州鑫亿佳农业科技开展有限公司技能员梁鑫说。
羊肚菌栽培周期短、效益好、见效快,一般在秋冬季栽培,冬春季采收,采收时节刚好与农忙时节错开。基地选用稻菌轮种形式,稻菌同享共建一块田,不只提高了土壤肥力,还能完成“冬闲田”向“增收田”的别具一格。
“上一年咱们就种了羊肚菌了,收益不错,未来商场开展的潜力好,本年咱们就扩种了,现在每天的用工量在六十人以上,估计每亩产值600~700斤,估计总产值达八百多万元。”剑河县南明镇南明大坝羊肚菌栽培基地担任人欧正林满怀信心地说。
开展一项工业,带富一方大众。秋冬种是农业出产的重要环节。连日来,剑河县南明镇紧抓秋冬种要害时点,活跃盘活资源,依托当地共同的区域和气候优势,进行工业系统晋级,施行“稻菌”轮作、林下+工业栽培形式,提高土地、林地资源利用率,丰厚了农人的“菜篮子”,鼓起了他们的“钱袋子”。
“咱们牢牢守住粮食安全底线,活跃探索南明大坝夏种水稻冬种羊肚菌、油菜的出产形式,引导农户抢抓农时,高效栽培,盘活冬闲田变‘农忙田’‘增收田’,添加农人收入,为村庄复兴注入微弱动力。”剑河县南明镇副镇长杨淼俊墨说。(张美、彭开燚)